近日,由三峡科研院自主研发的“源网荷储一体化”能量管理系统联合功率路由器、固态锂储能顺利完成168小时试运行调试,标志着园区光储一体化调控策略实现成功投入运行。这一成果为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实践支撑,也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探索了新路径。
能量管理系统集控中心
破解光伏消纳难题
新能源发电的波动性、间歇性问题是行业长期面临的重大挑战。三峡科研院创新提出光储一体化运行策略,通过能量管理系统动态协调光伏发电与储能系统,根据光照强度、用电需求及储能状态实时调整充放电策略,实现源、网、荷、储深度协同。试验基地目前已建成3MW屋顶光伏、1MW用电负荷及1MW/2MWh固态锂离子储能系统,固态锂储能直接接入功率路由器直流端口组成交直流配电网,能量管理系统作为“核心大脑”,有效整合电源侧、电网侧、负荷侧资源,促进分布式光伏就近消纳,显著提升园区自我平衡能力,减少对大电网的依赖。
凸显 三重效益
经济效益 方面,固态锂储能系统日均充放电约1600kWh,通过削峰填谷预计每月节约购电成本2.4万元(按0.5元/kWh计算)。 技术效益 方面,突破“源网荷储”优化运行控制技术,形成7项专利、2篇核心论文及1套管理系统样机,实现防逆功率保护等核心技术自主可控。 社会效益 方面,推动零碳园区建设,为三峡集团新能源大基地、工业园区等场景提供可复制的解决方案。
本期作者:郝峰杰
本期审核:崔大帅配资炒股官网官网
金鑫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